• 首页 > 人物>正文
  •  理想也是生产力

  • 作者: 于琳琳 责任编辑: 来源: 365防伪网 2012-06-30 09:46:20
  •   理想也是生产力

     

      ——对话上上集团董事长冯世翔

      文/于琳琳

      “因为志同道合,所以人以类聚,物以群分。然后,一群人的理想汇聚为同一个理想,理想又衍生追求,产生动力,演化为持续向上、不断攀越的行为,通过行为释放能量,创造价值,进而去接近理想,触摸理想,实现理想”。

      理想,要依计划实现,须用脚步丈量,是动力机,也是孵化器。当用行为一点点去推进理想,触摸理想,拥抱理想时,理想就活泛了起来。从生活家到企业家,理想或在硬邦邦的规则之外调剂出柔软的生活追求,或释放出推动企业整体向上的能量。

      当我们把理想的话题抛给上上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世翔先生的时候,他说“理想,其实也是一种生产力。”

      身贴“80后”的标签,站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整合子公司群,组建集团,尔后成功实现“顶点起跳”,用七年的时间导引上上集团发展成为资产规模132亿的综合型企业。冯世翔所勾勒出的事业轨迹,正从侧面映照出企业理想与企业家理想作用于现实的强大推力,代言起“创二代”的整体形象,成为中国“80后”创业者和新一代青年企业家的励志模范和典型样本。

      在刚刚结束的,2012(第三届)中国民企投融资大会上,上上集团荣获“2012浙商中国500强前60强”,冯世翔个人获得“2012浙商商业地产十大领军人物”。在这背后,是上上集团“欲得其中,必求其上,欲得其上,必求上上”的理想追求。截止目前,上上集团已发展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,以印刷包装实体经济和城市商业开发运营为两大支柱型板块,同时涉及金融投资和商业贸易领域,下辖全资和控股子公司42家,参股企业33家,投资领域涵括四大行业11个门类,跨区域经营覆盖至浙江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南等7省28个城市。

      2011年,上上集团资产总额达到逾131亿元,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,利税近30亿元。即便如此,冯世翔依然认为,“以未来为标尺,阶段性的成就是微不足道的,拿理想作参照,一时一域的收成也是不值一提的。欲得其上,必求上上。在‘路漫漫其修远兮’的终极追求面前,上上人将继续‘上下而求索’。努力,向下扎根,努力,向上生长”。

      七年前,大学毕业的冯世翔从浙江进入河南,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,将企业发展的重心移至全国的人口大省、资源大省、文化大省河南。又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凭实业立身,伴随上游企业的足迹完成自己的战略布局,以印刷包装实体经济为载体,承接起一大批企业产业转移的配套功能,快速实现上上集团的发展。而他的理想,则是在未来三年内,叩开中国500强企业俱乐部的大门,再通过努力,跻身世界500强的行业。而他的终极理想,则是建立一座“上上商学院”,在资本与知本之间涂抹理想色彩,留存创业经历,分享管理思想,培养中国民营经济高级人才。

      “因为志同道合,所以人以类聚,物以群分。然后,一群人的理想汇聚为同一个理想,理想又衍生追求,产生动力,演化为持续向上、不断攀越的行为,通过行为释放能量,创造价值,进而去接近理想,触摸理想,实现理想”。冯世翔如此定义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性,以及理想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。

      冯世翔的新浪微博中有一条专门是针对理想有感而发,“理想应成为企业管理者选拔人才的参照。理想有多远,脚步就有多远,有多大的理想,就有可能成就多大的未来。A的理想在山巅,B的理想在山麓,C的理想在山腰,三人结伴而行,结果可想而知。德行、才能、理想,决定了一个组织的紧密度或松散度。”

      在这条微博最后,冯世翔的结论是,“你理想在哪里,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在一起。”这也是他最想对团队说的“上上理想论”。事实上,当朝气、锐气、激情、理性、隐忍、下潜、建设性、大视野、大格局等词汇汇聚在一家掌门人不到30岁,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,却有着既寻常又非同寻常的“上上之道”的集团企业时,正是理想让他们紧密连接在一起,也是以“理想”二字为参照,合并、组合企业组织的同类项。

      坐在北京辉煌国际一楼的咖啡厅内,冯世翔向《中国商人》的记者娓娓道来他对理想的理解,以及如何将理想变现为现实生产力的故事。

      理想,其实就是一种生产力

      《中国商人》:您如何看待理想,对这个时代许多人存在理想缺失的现象如何评价?

      冯世翔:理想代表追求,是一种向往,一种内心的渴求,理想产生动力,动力催生行为,行为改写现实并将理想转化为现实,没有理想,发展二字就无从谈起。这是我对理想的认识,因此我认为,理想,其实就是一种生产力。

      怀抱理想的人分几种——有人不单用行动妆点着今日的花红柳绿,也用理想呼唤着明天的绚烂未来;有人只知唐时杜工部的“君看随阳雁,各有稻粱谋”,不知五代王定保的“虽限山川,常怀梦想”;有人虽有理想,但不过始终抱枕南柯一梦,迟迟不醒,不懂用现实检阅这是理想,还是不切实际的空想。

      当然,理想缺失的现象也是存在的。承认自己没有理想或者理想不清晰者正在从少数变为大多数。因为缺失理想,所以无所适从、无痛、无趣,机械式地生存,直至终老。因为理想模糊,所以丢失痛觉,丧失感知,不知趣味,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朝九晚五。对一个人来说,如果他的理想或者梦想枯竭如干涸的河床,他势必要相继遭遇职业枯竭、才思枯竭、动力枯竭、价值枯竭,最终情感也枯竭。

      因此,在这个时代,我们需要与理想对话。问一问自己,如果有理想,那么我的理想在哪里,我该如何去实现理想?如果缺乏理想,更需要问自己,谁偷了我的理想?给一个什么样的条件,能唤回我们溃不成军的梦想,并让梦想成真。

      《中国商人》:您现在所做的事,是遵循您当初给自己设定的理想在持续行走吗?今天回头再看,您是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平衡的,有过纠结与妥协吗?

      冯世翔:无论我个人还是上上集团,基本上是按照当初的理想在一步步行进的。因为有理想,所以我们战略清晰,职能明确,剩下的就是靠行为去实现。当然,任何一个企业家的创业之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,上上集团之前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,我相信之后还会遇到很多的坎坷。比如,上上集团将发展重心移至中国中部,并以中部为据点向全国辐射的七年里,我们碰到了华尔街的金融海啸,遭遇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,但每一次逆境恰恰又成就了集团的发展。

      因此,在我看来,以成就而论,企业与企业家有因偶然机遇而成就者,也有因触摸到成功基因而走向必然成就者。一个特定的时期,成就了一个特定企业,成就了一个特定的企业家,虽可归结于拜大环境所赐,但也是偶然因素。那些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,总能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,顺势而为或激流勇进,实现永续经营和续发展者,才值得敬重。

      创业之前我就曾问自己,我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是什么,我想要什么?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问清楚自己后,再给自己一个追问,我能吗?这是我想要的吗?然后我再去决定创业和选择走的方向。任何时候,理想和现实之间都有差距,但只能用行动、努力和智慧去缩短这种差距,让它朝着更好方向发展。我们不怕遇到障碍,遇到问题,我们认为,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,只要理想的光芒还在闪耀,就能指引我们一路向前,不妥协、不放弃。

      战略执行比战略制定更重要

      《中国商人》:企业发展的过程,也是辩证认识“企业的死法与活法”的过程,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,并规避风向,适时调整和把控企业的发展方向,让它不偏离理想的航道?

      冯世翔:这其实就涉及到战略的问题。战略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,我们不断就这个课题做各种的辩证思考。战略是面对现实的分析,是对各种理论和实践的综合,是包括直觉、悟性、指挥、洞察力和创造性的思考。战略决定公司的方向和希望,决定公司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,决定公司资源的配置。

      我们的企业战略主要有两块:

      第一,工业实体经济,做中国印刷包装业第一基地连锁品牌。在最传统、历史最悠久的印刷包装行业里,走出标准化和连锁化的创意新路子,开创印刷包装连锁模式的先河;以五百公里为半径,在全国建三十个大型工业基地;整合并形成从回收、纸浆、造纸、贸易、印刷包装及自主创新型产品的生产、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。

      第二,城市商业,做中国城市商业第一区域性地标连锁品牌,在全国各地的一线以及二线城市建立我们的标志性建筑。比如特色商业街、特色百货以及特色旅游城等。用我们科学利用并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的新方式打造科技性产品,创新型架构我们的网络化商业,树立标杆及榜样,引领或改变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。

      其实战略执行比战略制定更重要,大多数公司的失败不是因为战略制定的不好,而是因为战略执行的不好。我们一方面研究企业如何存活、发展和壮大,我们也研究企业死法,看一些大企业发展历史,我们去研究它这种现象,把别人惨痛的教训转化为我们的经验,这很重要。我们用七年走完了别人十年或者十五年才走的路,这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在风险预测、风险管理上更加慎重。比如,上上集团有风险管理控制委员会,由研究战略、经济、法律的专家组成,每做一个项目都会详细的研究和论证才做出决定。

      上上集团投资有三原则,第一,自己不熟悉的不投资。比如IT、农业的产业化,我们绝对不去投资;第二,有关联的上下游企业,我们详细论证后可以投资。比如纸业、造纸厂纸张回收、造纸环保方面的,我们可以投资;第三,基于我们企业自身战略和发展模式的设定而需要纳入的一些领域,我们也是经过详细论证后,适当的投资。

      《中国商人》:有企业家将理想埋藏在心中,只用行为去实现理想,有企业家将理想公布于众,让公众来监督自己去达成理想。这种“立志”现象本质在于企业家性情的不同,那么,您认为您是哪一类,您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?

      冯世翔:无志之人常立志,有志之人立长志。立志代表内心的一种追求,对待理想,我们不一定非要说出去。是高调地宣扬理想还是低调地实现理想,均不重要。最重要的是,你有没有稳扎稳打的去做。高调的企业家也有一批是稳扎实打的,也有一批是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去干的。

      在我看来,中国的企业家在这方面分三种:一种是边干边吆喝,比例均等;一种是只躬身践行,很少吆喝;一种是吆喝的太多,而行为付出远远不够。我们应该属于第二种情况。该低调的时候低调,不折腾、不盲从、不冒进、少吆喝,需要适度高调的时候,就从品牌经营的角度出发,遵循品牌缔造和市场营销的规律去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,适度地吆喝。

      “80后”正在成为

      创富的主力军

      《中国商人》:我们注意到,您曾经上榜2010中国大学生创业富豪榜,可谓“80后”创业的代表,对“80后”这支生力军,您持什么态度?

      冯世翔:80后的优秀人才有很多,就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而言,现在正处在一个领头人新老交替,人才更替的阶段,这也给了80后一个很好的机会。带有鲜明个性烙印的80后们,接受质疑的同时,也在以锐利的姿态作集体无意识的证明:姚明、易建联、刘翔等代表了中国年轻一代的强大的力量,坚强、毅力;李想、茅侃侃等代表了年青一代的非凡的智慧,进步、创新;韩寒、张悦然、郑小琼等代表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才华,博学、聪慧、激情。李宇春、马天宇、俞灏明、韩庚等代表了中国年青一代的生活态度,活泼、张扬。

      贴着80后标签的年青人,未必不能引导时代的潮流。抛去娱乐界、文学界、学术界、体育界不论,单以商界为例,各种中国80后富豪榜即是有力的明证,80后正在成为创富的主力军。其实,不管在责任感上,干事业的战略思维上,还是待人接物的灵透性上,人们都正在对80后的形象认知发生改变。

      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bmag.cn/news/22033.html

      (转载来源中国商人期刊网: http://www.cbmag.cn/news/22033.html)

    猜你喜欢

    无相关信息
  • 于烈英:三十年对太极的别样情怀
  • 陕西广济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
  • 初代“网红”罗永浩的IP变现史
  • 王兵阳:解救了10000多只狐狸的创业者
  • 张庆东:让美成为一种信仰
  • 曹德旺:个税应3万元起征 我站在穷人的立场上讲话
  • 李川:中国智造,乘势追风
  • 北京数字博文科技宋战武做客《领航》
  • 主编推荐 ...
  • “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论坛”在京举办

  • 持续打造健康家电,云米科技如何突出重围?

  • 开创历史新高 iQOO 8系列多平台全价位段销量和销售额双冠军...

  • 最新人物 ...
    滚动新闻 ...
    新闻排行 ...
  •   ·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∶ 1766923 China anti-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:京ICP备13034703号-1

      · CopyRight 2008-2017,Powered By http://www.95365.org Inc.All Rights Resered QQ:824336698 邮箱:fangweima@163.com 电话:4001153315

   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

      ·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,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本站不负任何责任。

    (C)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    京ICP备09014703号